在一场与非典型肺炎的战斗中,涌现出一大批置生死于度外的先进人物,特别是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五十多岁的中山三院传染病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邓练贤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处变不惊显本色,组织协调挑重担
特殊的时刻,必须有人担负起组织协调工作才能很好地完成战斗任务。这场非典型肺炎的突发事件发生时间正值春节期间的团圆之夜,原来没有安排值班的人员大多数都已回家探亲或外出旅游度假,发生突发事件人员配置相对紧张,各辅助科室也人员缺乏,给事件处理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在医院的布置下,邓练贤以传染病科支部书记和副主任的身份,主动积极地挑起传染病科人员调配、组织协调和物品落实等担子。首先是人力的安排,他调动所有在院医护回病房上班或在家待命,一方面要保证非典型肺炎救治小组的力量,又要确保原有近百病人的治疗不受影响,所有工作人员取消放假,每一个具体位置包括工人都有具体分工,形成了一支快速反应部队,他自己站在了斗争的最前线。他知道这个工作的性质具有很高风险性,很有可能被传染致病,他完全可以利用权力叫别人去承担风险,或以年龄已50多岁为借口推脱,但他没有那样做,而是一马当先,带领科室医务人员,共同战斗。传染病科的病房条件并不好,因为是呼吸道传染病,他必须考虑病房的合理安排以尽量减少院内交叉感染、保护其他病人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各种消毒隔离物品到位与措施实施无一不渗透他的心血。
面对危难无畏惧,身先士卒树典范
自2003年1月31日开始收治非典型肺炎病人以后,他和其他专家一起就夜以继日,每一个病人他都亲自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每一个救治过程都亲力亲为,全程参与,尽管当时尚不清楚病因,无特效治疗方法,但他以自己多年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和同事们一起为战胜非典型肺炎而努力。2月1日救治被称为“毒王”患者的过程,可谓惊心动魄。病人进院时剧烈咳嗽,咯血丝痰,呼吸困难,高热,烦燥,神志模糊,大部分肺野被炎症浸润。邓书记清楚地知道,这是一个难治的高危病人,大量带血的痰液排出意味着他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在确定病人病情之后,他和同事们进行了积极的处理,短时间内,各种相应的诊断与治疗措施相继到位,吸氧、抗炎、建立静脉通道、镇静、止咳......。但是,常规治疗不足以维持病人的生命,症状未改善,血氧饱和度继续下降,生命体征不稳定,至此,他和专家们确定对该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严重的缺氧使病人明显烦躁,插管过程极度不合作,为了配合麻醉师的工作,邓书记只好与其他医生一起按住病人的头和四肢,管被插入又脱出,脱出了再插入,终于使这位的病人插管成功。这过程中,病人剧烈咳嗽使大量痰液带着血腥从插管处喷出,在场的医护人员从头到脚都被污染,病房中也刹时充满病菌,邓练贤和同事们都清楚,自己正处在危险之中。他们没有中途退缩,来不及更换衣帽,继续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直至病人情况终于稳定下来,而时间过去了几个小时。在抢救一位11岁呼吸衰竭并心力衰竭的儿童过程中,他和其他4位专家轮流上阵进行徒手胸外心脏按压长达4小时,使病人停跳的心脏三次恢复跳动。尽管最后未能抢救成功,但他和同事们已尽到了最大的努力,没有因过度劳累而放弃让病儿康复的一丝希望。
时间,在抢救病人时以分秒计算,而对于邓书记自己,时间的概念在这些天已显得很模糊不清,他何时才能用餐,何时才能休息,仅取决于病人的病情。比如,大年初一晚餐,他就是在病房办公室中进食了一盒早已冰冷的盒饭。他有严重的溃疡病,曾经发生消化道大出血,此刻面对那些病情危重的患者,他不能去选择家中那一顿适合自己的热饭鲜菜。又比如,他一天连续工作了将近15小时,从早上8时至晚上11时,高度紧张的工作及大量的体力消耗,即使年轻力壮的小伙也难以支撑,更何况他已50多岁。回到家,他才感觉到疲累,却又难以入睡,抢救病人的过程又一幕幕在脑海中回放,经验和教训还需要总结,下一步的工作如何进行亟需思考……。第二天早上8点,他又准时来到了病房,至此时,战斗已进入了第三天,他感觉到全身肌痛、乏力、头痛,却仍坚持工作,不言休息,直至第四天,他高热不退,肺部出现炎症阴影,证明他确实病了,才住进了医院。
身处险境不言悔,关心他人胜自己
他病了,病得很重,是因为他承受的压力太大,是因为长时间不间断工作劳累过度,是因为长时间接触大量强毒力的致病菌。他躺在病床上,意志却更坚强,继续与非典型肺炎顽强斗争。他的病牵动了无数人的心,爱人为他憔悴了,同事们感动得流泪了,医院和学校领导表示了深切的关怀,提供了最好的医疗条件。党没有忘记他,群众没有忘记他,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等各级领导对他十分关心,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救治邓练贤等患病的医务人员……。这些对他是莫大的鼓舞和支持。尽管他未完全脱离生命危险,对于自己的行为他无怨无悔。在他身上,人们认识到了什么是优秀的共产党员,看到了旗帜的作用。正是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传染病科的共产党员在这次事件中表现突出,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而群众也不甘落后,前赴后继,勇往直前。邓书记身在病床,心却和传染病科的工作与同事们连在一起,牵挂着病房工作安排和同事们的身心健康。由于需要鼻导管正压给氧和鼻饲,他不能说话,看到前来探病的同事,他以笔代言,表达对同事们的关爱之情。
他常说:“既然选择了做一名医生,就意味着付出,病人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他用行动证明了他乐于为病人真诚奉献、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实际上他一直都在这样做。
广东省卫生厅供稿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事迹
叶欣同志是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在这次与非典型肺炎战斗中为了抢救病人不幸染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一、忠于职责,坚守岗位;
今年1月份广东发现了非典型肺炎,得到通知后,叶欣护士长非常重视,特别是随着事态的发展,一些医务人员也受到感染,医院内外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很多的护士被抽调到了医院大院支援,二沙急诊科工作压力骤然增加。叶欣护士长主动承担起了大量的夜班,特别是从1月份开始在二沙急诊也收到这类病人后,叶欣护士长干脆放弃回家,长期驻守医院,随时应对突发问题的出现,直到病倒前的常达2个多月的时间里,叶护士长始终没有离开过岗位,没有一天回过家。
二、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别人
随着医院对于这类疾病的深入了解,叶欣护士长已经清楚地知道这种疾病的危险性,特别是围绕抢救毒性特别强的急危重病例过程,是医务人员受到感染最危险的时刻,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但是叶欣护士长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感、和强烈的责任心,主动承担起这类病人的抢救工作,把危险留给自己,尽量保护自己的同事。她与该科主任一样,一早就暗暗做好了会病倒的准备,对家人和孩子都做了妥善的安排。特别是每天早上都把预防药物拿到科室每一个医务人员的手中,连护工、清洁工也不例外,看着他们吃下去,并且不断叮嘱要注意作好各种预防措施。在抢救急危重病人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过多的人员接触,他们总是自觉承担起这些工作,有时甚至关起门,不让其他医务人员介入。
三、抢救患者不幸染病
医院抢救的急危重的非典型肺炎患者,都伴有其他的基础疾病,有时甚至是以其他疾病为主送进急诊的。这就为医院治疗抢救这类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也大大加强了救治这类患者时医务人员受到感染的机会和危险性。叶欣护士长就是在抢救一例急腹症患者的过程中受到感染的。该患者因为急腹症被送进二沙岛分院进行紧急手术抢救,细心的医务人员经过认真的判断,高度怀疑该患者可能同时也伴有非典型肺炎。之后患者情况出现非典型肺炎重症的表现,叶欣与其他同事一起为患者进行了紧急的抢救,并及时转进了ICU,由于抢救和发现及时,该患者的生命得到了挽救。可就在这期间,叶欣护士长却与其他几位同事都受到了感染,于3月4日,出现发烧等症状,接受隔离治疗,很快被确诊为非典型肺炎。
四、病后仍不忘使命和职责
叶欣护士长在病倒后对马上赶来探视的医院领导所说的第一句话却是“院长,对不起,我没有完成任务,受到了感染,给医院添麻烦了!”在住进ICU接受治疗的头几天,仍然每天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息给科室询问大家工作情况,叮嘱大家要多加注意,过问几个重症患者的护理情况和病情变化,直到上了呼吸机,无法说话为止这才停了下来。发病时,高热以及呼吸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和异常辛苦的。很多年轻护士痛苦时忍不住哭出声来,但叶护士长始终乐观向上,常常鼓励其他染病同志,坚持住一定可以度过难关。早期一度她感觉不错,甚至对看望她的科室同志说,“科室工作太辛苦了,有什么干不完的,拿一点给她在病床上干”,大家都感动地说不出话来。在病床上,她还常对护理她的同事叮嘱说,“要多戴一个口罩,多穿一件隔离衣”。可以说,她自始至终直到昏迷前都始终没有停止过履行自己的使命和职责。
五、生死抉择中,她把生给了别人和患者
特别具有意义的一幕是,在ICU中,叶欣病床恰在经她手挽救的患者的病床旁边。该患者日渐康复,在出院后一个星期不到,叶欣护长却因为病势沉重,终于不治。在抢救叶护士长的过程中,医院专门为她成立了一个医疗小组,不惜一切代价,要用最好的办法挽救她的生命。全省乃至全国的很多一流的专家都被请到了医院参加了会诊。医院领导每天了解情况,组织专家制定治疗方案。叶欣护士长的事情不仅牵动着全院同志们的心,也牵动了上级领导的心。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多次过问病情,并委托省委秘书长蔡东仕亲自到医院了解情况和慰问;副省长雷于蓝亲自到医院了解情况;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领导也非常关心并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叶欣护士长去世后,雷副省长以及卫生厅黄庆道厅长、省中医药管理局长彭玮等领导参加了追悼会,慰问家属。
六、家庭理解支持,共谱动人的乐章
叶欣护士长的家人自始至终非常理解她的工作,给予他了非常大的支持。他的丈夫张慎在不仅承担了整个照顾家庭的责任,甚至叶护士长去世后,非但没有一句埋怨,还主动向医院领导询问在抢救叶护士长过程中受到感染的医务人员的康复情况,并表示要自己出钱慰问他们。
七、多年来一贯出色,点滴事迹感人至深
叶欣护士长长期以来一直在技术精益求精,在工作上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是一位优秀的护士长和共产党员,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优秀护士长”!她曾经多次代表医院下乡参加义诊,足迹遍及翁源等贫困山区。她对同事关怀备至深得大家的喜爱;她对患者无微不至,灿烂的笑容曾经感染了很多到医院看病的患者。
广东省卫生厅供稿
人民健康好卫士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范信德同志先进事迹
在对抗非典型肺炎疾患的战斗中,医疗战线的英雄冲锋在前,前仆后继地用汗水和生命筑起了一道血肉堤防。这其中,有在一线同病魔直接斗争的医生、护士,也有在后方提供支援和帮助的后勤人员。冒着被传染的危险,运送危重“非典”病人而不幸染病去世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司机范信德,就是其中的一位。
就是这位普通的司机,这个平实的广东汉子,同事们可亲可爱的“德叔”,在“非典”暴发最为猖獗的时刻,在生命面对危险的时刻,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舍已为人,不怕牺牲”的铮铮誓言。
面对转运危险病人的通知,范信德说:“我来送”
和往年一样,羊年的春节,范信德又是在班上度过的。除夕这天,范信德上完一线班,本该回家休息的。可是,范信德知道,班里的司机小钟母亲刚刚过世,老父亲在乡下期盼着儿子回家过年。他让本该值二线班的小钟回家,自己接着顶上。
大年初一上午10:15分左右,医务科传来命令:派车送一名危重病人到中山三院。当接到通知,队长沙振龙准备出车,这时“德叔”说:“学校和医院领导回院团拜,你工作多,说不定医院有什么事还需要你,还是我去吧。”
中山二院是广州最早接收“非典”病人的医院之一。2003年1月30日,该院接收了芳村转来的一位危重“非典”患者,医院在对其进行了紧急抢救后,2月1日,医院按省卫生厅的文件规定将这位患者转往中山三院治疗。这位患者就是毒倒几十人的“毒王”。
当天,范信德知道病人有一定的传染性,因为医院为他准备了3个口罩。但接到命令后,范信德他没有犹豫,他穿好制服,带好口罩、手套,马上准备出车。上午10:40分左右,“毒王”被送上了救护车。下楼梯的时候,德叔看见病人的吸氧瓶开得不够大,主动地走到病人身旁为其调大了氧瓶氧气。当时,病人的好几个家属都要随车前往三院,范信德还对他们说:“这病会传染,你们还是不要太多人跟着吧。”在他的劝说下,救护车上仅留下一人陪同。
二院的保卫科卢炳强同志清楚地记得,近中午时分,范信德送完病人回来,换下口罩、手套、衣服后,对他说:“这车送过传染病人,我得好好洗洗,免得把别人传染了。”后来大家才知道,由于病人病情很重,一路上在车上呕吐,车上全是呕吐物。洗车的时候,范信德不得不亲自拆洗车上的座垫、换下被子等物品。很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被感染了。
和范信德一起值班的司机说,年初二,范信德出现了发烧症状,但由于初三他要替别人顶班,初四自己要值班,所以没有在意。初四,他打电话回家告诉妻子自己发高烧,不断寒颤,手脚发软。他的妻子还没有意识到他感染了“非典”,按照他的要求托人带了粥、衣服给加班的他。
初五,范信德住进了医院。由于病情发展得很快,16日,范信德被送进了ICU,上呼吸机后,家人再没能和他见过面。因照顾他也染病住院的妻子只能每天让护士带字条过去,“我们在这里支持你,希望你能够渡过难关。”他最后一次给妻子打电话,还说:“你们放心吧,我没事的。”谁知,这次通话竟成为了夫妻的永别。
2月23日,因抢救无效,范信德成为广东省最早以身殉职的医务人员。
他是一个尽职的医务工作者
从1963年参加工作,范信德在中山二院工作了整整40年,来不及庆祝自己人生的又一个重要十年,范信德就这样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岗位。
在中山二院,范信德先后在医院手术室、政治处、团委、车队工作过,不管担任什么工作,他都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他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医院上下一致的称赞。
1984年,范信德调到医院车队工作。他知道,在医院开救护车和作一般司机有着极大的差异。救护车联系着病人的生命,牵动着许多人的心,稍有闪失,就会给病人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在车队,他负责管理医院的机动车,他非常注意维护机动车和设备的性能,担心救护车出车时坏车,耽误抢救病人。每次有任务,他都会提前半小时到位,默默作好准备工作,抬担架、背病人,即使面临病情特殊的病人,范信德也总是不怕苦、不怕脏,积极主动配合医生完成任务。
作为救护车司机,范信德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一切为了病人的救治从未延误出车时间。每次医院接到伤病情通知,他总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在白云机场的特急任务、广州沙河顶皮鞋厂塌方、接湛江烧伤病人等重要救护时,全市10多间医院的救护车参与,范信德驾驶的中山二院的救护车都是第一个到达,为伤者赢得了救治的时间,受到了上级嘉奖。还有一次,他用救护车接载病人时,病人情况非常紧急,他几次冲红灯抢时间。回到医院后,他主动向医院说明情况,准备接受批评,但后来不仅没有批评,反而得到了有关方面的表彰。有时,接送病人要跑长途,范信德总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争取时间,常常连续几个小时不能休息。在车队,他还常常叮咛同事们:“救护车一定不能在出车期间出问题,否则就会延误病人的时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近20年来,他保持着安全行车的纪录,没有出交通事故。
在同事们眼里,范信德虽然身材魁梧,声音洪亮,干事风风火火,但在运送病人中,他却特别细心。曾在手术室工作过的范信德,懂得基本的护理常识,所以他在运送病人的时候,常常帮助医生解决一些行车中的护理问题。说起这些,中山二院的许多医生、护士们都对他有着良好的评价。他所在的总务科科长说,范信德几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总想到救治病人,想到履行自己的职责,他是一个尽职的医务工作者。
他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
从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起,范信德就自觉地履行着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车队队长沙振龙说,范信德总是事事走在前面的。在日常工作中,脏活、累活他总是抢着干。车队的同事们都知道,每逢节假日,大家都想着与家人团聚,好好休息。每到这个时候,范信德总是站出来顶上,他对同事李师傅说:“我们的家都在广州,其它同志的家都在外地,放假就让他们回去吧!我们两人顶一顶。”就这样,十几年来,每年的春节和其它长假,范信德都是在加班中度过的。
从1984年开始,范信德负责全院近300驾驶员(包括摩托车)的交通安全管理、驾驶员的安全培训。有人认为“没太大意思”的工作,他干起来从来都是一丝不苟,并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大家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同志们的驾驶证年审了,他总是主动地去一一检验;他非常注意大家的行车安全,经常提醒大家出车时要小心驾驶……他的努力,也创下了中山二院安全工作的奇迹:从1986年开始,他连续14年被评选为先进交通安全员;中山二院连续7年荣获越秀区、广州市的先进(驾驶)集体。
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还体现在他的主人翁精神上。他关心集体、关心医院。凡是医院交待的事情,他都会当成是自家的事情一样认真去办。他希望医院发展壮大,并把这种愿望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范信德常常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帮助医院改进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医院的高效的用车制度,主要是他协助建立、健全的,为此,他主动配合科长到其它兄弟单位了解情况,完善了医院的安全行车管理制度;看到车队的同事们维修车辆不得不长时间躺在地上,十分不便时,他提出修建一个隐藏式修车槽的建议,医院很快采纳,同事们从此可以“直立”着从事维修工作;他是医院的防洪带头人,每年都参与医院的防洪工作,无怨无悔;他在有些人眼里还是“爱管事”的人,那年,医院洗衣房电线短路着火,范信德一马当先冲上去帮忙抢救。他还几次见义勇为,挺身而出,协助医院保卫科抓(小偷)。医院领导说:“范信德同志是我院一位很平凡的司机,但他跟我们许许多多普通的医务人员一样,当病人需要他的时候、当工作需要他的时候他能挺身而出,最终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我们全体干部职工都要学习他这种精神,化悲痛为力量,勇抗“非典”恶魔,夺取最后胜利!”车队同事说,能管的事他都管,他不仅仅是一个司机。他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但他总是那么主动积极,他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
德叔,我们不会忘记你
在中山二院,同事们都亲热地叫范信德“德叔”。春节那天,许多同志都在医院花园见到满面红光、满面笑容的他与大家打招呼。谁曾想到,再也见不到德叔了。在他病重期间,同事们都想冒着被传染的危险亲自去看看他,但因为德叔的病情发展很快,是广州最重的“非典”病人之一,同事们的愿望最终被医院拒绝了。中山二院的院长、医生、护士都表示将用最好的办法来救治他。他不幸去世后,他的家属忍住悲痛,深明大义,两度签字同意尸检,为查找“非典”的病原体,寻找有效的治疗办法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他的儿子说:“父亲是一个很有原则的共产党员,每次开党小组会都会很认真地做笔记。他在岗位上殉职,身后献出遗体做研究,他会安心的。”4月25日,范信德逝世后,省长黄华华亲自到他家里慰问其家属,并对他敬业、勇敢的奉献精神给予高度赞扬,4月26日,范信德与在抗击非典型肺炎斗争中牺牲的医生邓练贤、护士叶欣一起被卫生部追授为“人民健康好卫士”荣誉称号,卫生部并在全国卫生系统中开展向他们学习的活动。得到这个消息,范信德的同事们感到十分安慰,他们说,我们不会忘记他,他还在我们中间。
兢兢业业地工作,平平凡凡地生活,这就是范信德一生的真实写照。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但是,范信德在抗“非典”战斗中的突出表现,正是他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长期对工作尽职尽责,对病人无私奉献,对医院衷心热爱的积淀。这些,看来平凡,实则伟大。
广东省卫生厅供稿
(摘自卫生部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