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大家”系列访谈——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
“通过戏曲领悟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正气”
进入专题
尚长荣寄语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无病休嫌瘦,奉公莫怨贫,非吾之有莫伸手,非分之财不进门
不断把有力量、讲道义的好戏奉献给观众,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魅力,尽一个有良心的戏曲人应尽的天职
问:今年10月15日,您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作了发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请问您是怎么理解的?让您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尚长荣:首先我想说能参加这次文艺工作座谈会,深感荣幸,也备受鼓舞和激励。我是第二个发言的,汇报完毕,总书记带头鼓掌。他说:“长荣同志,古为今用,以古鉴今。你刚才提到的《贞观盛世》、《廉吏于成龙》我都看过,感到很有现实针对性,能够起到启迪、警示的作用,我支持你们继续搞好这方面的工作。”我当时感觉热血沸腾,这是对我们戏曲工作的充分肯定,是信任、是重托,更是激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文艺作品要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联系到我们京剧,我们作为戏曲人,就是要在舞台上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宣扬惩恶扬善的理念。优秀的戏曲作品,弘扬的都是真善美,鞭挞的都是假恶丑。我们不仅要带给观众艺术享受,还要关照现实和启迪思想,就是让观众通过戏曲领悟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正气。
我们要身体力行,精益求精,创作出更多唤起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不断把有力量、讲道义的好戏奉献给观众,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魅力,尽一个有良心的戏曲人应尽的天职!
“说书唱戏,劝人学好”,戏曲慷慨激昂的旋律、动人的情感、高台教化的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心灵
问:“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通过一部部戏曲得以弘扬和传承。请您结合戏曲的故事和人物来谈谈戏曲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方面发挥的作用。
尚长荣:戏曲在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京剧是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戏曲文化传统的精髓。从古至今,中国的戏曲弘扬的都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中华美德。这方面的剧目很多,像《岳母刺字》、《孟母择邻》,还有我们花脸经常演的《李逵探母》。那么一个猛将,内心深处却有他的善良、细腻和热爱母亲的美好一面。比方说《红鬃烈马》中的王宝钏,她执著地忠于爱情,现在我们也应该引以为启迪。再比方说《四郎探母》,这出戏取材于《杨家将》,不单是杨延辉思母而去探母,表现母子情深这样的美德。这个戏要往深里思考,就是各民族还是融合好。
“说书唱戏,劝人学好”,戏曲慷慨激昂的旋律、动人的情感、高台教化的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心灵。观众爱看忠孝节义的好戏,不仅在剧场里欣赏到好听好看的艺术,而且感受到我们中国古代先贤的正义和美德。很多老人,甚至于诸多革命前辈说他们小的时候就是在农村里看戏受到的启发,知道的历史,参加的革命。
这些清官廉吏身上,体现的是民族气节,寄托的是老百姓对真善美的向往,对假恶丑的鞭挞
问:通过戏曲,让一批刚正不阿、侠肝义胆的清官廉吏深入人心、深受百姓爱戴。如包公、海瑞,还有您主演的廉吏于成龙等。这些清官廉吏形象传递了怎样的价值观念,反映了人们怎样的心理期许?
尚长荣:戏曲里的清官戏很多,像《海瑞上疏》、《海瑞罢官》,海刚峰一生居官清廉,刚正不阿,打击奸臣污吏,反对贪污和奢侈,因而深得民众爱戴。包龙图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像《铡美案》、《赤桑镇》。《赤桑镇》每句台词都值得研究。这出戏是讲包公的侄子在萧山县被当地的土豪劣绅给拉下水,抢男霸女。包公自己的侄子触犯国法了,他也要惩罚。包公是被嫂子养大的,他管她叫嫂娘,他把嫂娘的儿子给铡了,然后他自己对嫂娘赔情说,将来你百年之后,我给你当儿子。最后他这种刚正的精神也感动了嫂子。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剧目不单京剧有,豫剧、河北梆子都有。而且包公不仅能对皇亲国戚执法,还能“铡判官”。像老生戏还有《四进士》,毛朋、顾读、田伦、刘题四人是明朝同年进士,他们立誓为官不得违法渎职,如果谁要是贪污受贿或者是搞私人情感了,准备棺木一口,仰面还乡。事隔多年,田伦补江西巡按,包庇亲人行贿;顾读为信阳知州,贪赃受贿;刘题为上蔡县丞,不理民冤;唯河南八府巡案毛朋,志节未易。最后毛朋革了县丞刘题的职,把贪赃枉法的田伦、顾读捉拿归案。戏曲就是要在舞台上潜移默化地去渗透一种正义。所以凡是演这样的戏,老百姓都爱看。这些清官廉吏身上,体现的是民族气节,寄托的是老百姓对真善美的向往,对假恶丑的鞭挞。
无病休嫌瘦,奉公莫怨贫,知足无烦恼,布衣乐终身。非我之有莫伸手,非分之财不进门
问:您在《廉吏于成龙》中塑造的“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这个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您如何看待于成龙这个人物形象,他在人格、品行、操守等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尚长荣:我在60岁之前曾经有个愿望,就是在退休之前能够排一出清代的戏,不要什么皇宫的斗争,而是用人格魅力去感动人。因此我们在创作《廉吏于成龙》这部戏的时候,摆脱了僵化的创作模式,没有把于成龙塑造成高大全的英雄形象,而是一位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廉吏,一位生活在真实生活里的好人。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畏权势,为民请命,既有胸怀天下的豪情,又有心系苍生的柔情。
作为戏尾点睛之笔的“泥土情”,直指于成龙忧济苍生的崇高精神境界。一只沉甸甸的竹箱子,跟随于成龙走南闯北,十八年未曾离身。在贪污成风的封建官场中,在康亲王的亲信勒春看来,箱中必是于成龙十八年所敛之财。殊不知,打开箱,取出物,呈现在人眼前的竟是一包包泥土!这些土,是于成龙在任职之地所取,为的是让老百姓的情感和嘱托永远伴随身边。脚踏着厚实的泥土,心平如镜;牵念着善良的赤子,怀揣真情。到最后“人生路”这个唱段,是很感人的。 “欲如火,不遏则燎原;贪如水,不遏则灭顶。”这两句话讲得真好,我们把它移植到了这部戏里。“无病休嫌瘦,奉公莫怨贫,知足无烦恼,布衣乐终身。非我之有莫伸手,非分之财不进门。”这是于成龙一生的箴训,我也想以此和大家共勉。
有人说这个戏,当干部的爱看,老百姓更爱看,是一个很感人的戏,不是悲剧,却让人掉泪。我们每演这个戏,好像都是一次心灵的净化,为主人公一颗正直的心深深感动,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是非曲直,看到了人心冷暖。
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当官要当什么样的官?我们创作《廉吏于成龙》的初衷并不是要去说教,而是要用戏曲艺术、表演手法把于成龙这个人物演绎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让人物本身的崇高品格和傲然风骨感动观众。
为官之法,一清廉,二谨慎,三勤苦
问:您在《贞观盛事》中饰演的谏臣魏征以“隋亡于奢”为鉴,进谏力戒奢靡之风,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感受。
尚长荣:魏征在《隋唐演义》中是一个重要人物,他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这个说得太好了,我说这应该是干部必读,也是我们演员必读的。
魏征和李世民不仅是贤臣明君,而且有一种特殊的友谊,其中有些历史上留下来的两个人的对话非常感人。《贞观盛事》里有“夜访魏征”这场戏。李世民夜访魏征,到了魏征的住宅一看,堂堂的大唐宰相怎么住得如此简陋,“院无高墙,顶无遮漏,屋无正厅”,马上命人停建一个宫殿去给他修。魏征曾三次上表婉谢。魏征说:“陛下,此举差矣。焉能动用大唐国库钱财,修缮魏征个人私宅。为官之法,一清廉,二谨慎,三勤苦。微臣身为谏议大夫,又是陛下的钟爱之臣,怎敢不清慎自律,以身作则?”每次念到这的时候,观众是满场鼓掌。
《贞观盛事》这部戏再现了盛唐时代的一对明君贤臣,没有唐太宗的胸怀,就没有魏征的直谏;没有魏征的犯颜直谏,可能也没有贞观之治的盛唐局面,用现在的话说,他们很合拍。魏征常对唐太宗说“隋亡于奢”、“戒奢以俭立国之本”。当前我们全党上下正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力戒奢靡,因此我们用戏曲的形式演绎这段故事,对于当今社会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反腐、反奢靡不仅要有制度的约束,更重要是对人的人生观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问:请您谈谈当下的反腐败形势。对治理腐败您有什么建议?
尚长荣:近一个时期,特别是十八大之后,在反腐倡廉上,在铲除贪腐上,中央的政策极其正确,措施非常得力,习近平总书记的历次讲话我们都是坚决拥护。
从不敢腐,不能腐,到不想腐,这太符合民心了。以前有些现象真看不惯,有的干部不管是大干部、中干部、小干部,一天几个醉。以前看不惯的,甚至于当时看着是丑陋现象的,也没法说呀。有句话叫“懒馋占贪变”嘛,真是看不惯以前的奢靡之风。魏征常对唐太宗说“戒奢以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正是贞观之治最核心的精神。
有的人看着于成龙他也说好,但是他还是“奉公怨贫”,还是要伸手。所以反腐、反奢靡不仅要有制度的约束,更重要是对人的人生观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我们就是这样坚持下去,就是这样反腐反贪,戒奢靡,这是中国的兴旺之路。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圆,我们齐心努力,齐心拼搏,前景无量。
如果每位公民,尤其是各位官员都遵守法律和各项社会规范,都能够管好自己,那必将是一幅太平盛世的美图
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请问您是怎么理解这两者的关系的?
尚长荣:“人人治人,国虽治而必乱;人人治己,国虽乱而必治。”这是《廉吏于成龙》中于成龙一句令人难忘的台词。法律法规再健全,再完备,归根结底还要靠人来执行。如果每位公民,尤其是各位官员都遵守法律和各项社会规范,都能够管好自己,那必将是一幅太平盛世的美图。作为一个公民应该知法懂法,知礼懂礼,守礼用礼。健全法制,使人民有正确合理的法律可遵守。德治,在途径上可以理解为以德治国,在结果上可以理解为人人遵守道德准则。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施行德治的源泉,我们要把握文化根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有益的文化给养。德治是法治的有益补充,选用德才兼备之人去践行依法治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
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
问:“认真演戏,正直做人”是您一直谨记的家训,请您谈谈家风特别是您父亲尚小云对您的影响。
尚长荣:父亲一直教育我们:“认真演戏,正直做人。”我父亲是个耿直坚毅的人,无论治艺、治学、治家,各方面都要求得非常严格。父亲的革新意识极强,始终坚持站在艺术创新的前沿,不断探索艺术的未知领域、开拓京剧发展的空间。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父亲的艺术风格自然而然地浸润到了我的艺术创造中。父亲热心公益,仗义疏财。1959年,父亲为支援大西北建设,移居西安,曾经无偿地献出了66件古玩字画。有的人说这些古玩字画现在是价值连城,当时我父亲是无偿地都送给了陕西博物馆。父亲曾说:“积金遗子孙,子孙未必守;积德遗子孙,方可用长久。”作为家人,我得到了他一笔最大的财富,这个财富不是房产,不是黄金,也不是珠宝,是他的为人之路,从艺精神,是我们尚门后代永远享受不完的精神财富。
我一直以“做平常的人,演不平常的戏”来自律。作为戏曲演员一定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高度热情,把创演优秀的剧目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观众的掌声、认可和支持是对戏曲家最大的肯定。汉代张衡的名言“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一直是我的座右铭。我们要以古代先贤格言为行为守则,多一点担当,多一点奉献。
国强民富,文化艺术兴旺,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问:请谈谈您心中的“中国梦”。
尚长荣:每个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梦想,对于我来说,从事戏曲也有六十多年了。作为一个戏曲演员,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一个戏曲人就是要在舞台上用好听好看的艺术作品奉献给社会,在好听好看当中传递彰扬一种精神,就是中华美德。每一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有梦想,自己要做一个有出息的、有抱负的,将来要做一个有用的人。以前我最喜欢的一本外国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过,“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现在我越来越觉得这两句话对我来说是念念不忘。想一想人的一生,做了哪些于社会有益的事情,做了哪些于人民大众有益的事情。作为戏曲演员把戏演好,不要去沾染那些俗习恶习。
如果说现在的梦想,那就是国强民富文艺兴旺。这个文艺兴旺、戏曲兴旺是包括我们自身京剧在内的。国强民富,文化艺术兴旺,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采访整理:景延安 徐梦龙 李放)
采访札记
唱戏做人都要对得起天地良心
他是京剧四大名旦尚小云之子,他是戏剧界首位梅花大奖得主。出身名门,他谨记家训“认真演戏,正直做人”。他不仅对传统有着独到的领悟,对戏理有着独到的发现,更对事业与人生有着独到的理解。博采众家之长,熟稔并精于传统,勇于并善于活用传统,将这一切都融化成自家的艺术风采。这一切成就了尚长荣,也成就了新时期的京剧花脸艺术。
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上海戏剧家协会主席、上海京剧院艺术指导……尚长荣的头衔很多,但在跟他交流的过程中,他最常自称的就是一个戏曲工作者,谈及“京剧大师”这个称号,他连连摆手。尚长荣深感戏曲演员这份工作平凡却责任重大,他说“作为艺术工作者要在舞台上弘扬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正义、正气”。
警世之作《曹操与杨修》、醒世之作《贞观盛事》、劝世之作《廉吏于成龙》,作为当今京剧舞台著名花脸名家,尚长荣的三部曲既取信历史,又关照现实;既激活传统,又融入时代。从五岁初次登台,尚长荣在一桌两椅的京剧舞台上一唱就近70年。从文武并蓄的曹操,到机智敢谏的魏征,再到布衣廉吏于成龙……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舞台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舞台上的他刚劲威猛,走下舞台,他就是一个和蔼的长者,一个睿智的老人。他时刻关注着国家的政治、文化事业,谈及京剧,他说演戏演到最后,是演文化;谈及反腐败,他激动地竖起大拇指称赞:这是中国的兴旺之路;谈及中国梦,他说自己现在的梦想就是国强民富,文化艺术兴旺。
这些年来,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成了尚长荣仅次于演出的重要使命。地震、水灾、冰灾,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能看到他的身影。他三赴汶川地震灾区参加慰问演出,作为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的重要一员,他还积极参与“送戏下基层”的活动,深入老少边穷地区进行演出,真正做到了“还戏于民”。尚长荣极其关注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他曾于2009年义务参加由中央纪委和中央宣传部等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扬正气,促和谐”全国廉政公益广告的拍摄工作。我们在采访之余还有幸见到了尚长荣亲自指导青年演员,他一板一眼,对每句唱词、每个动作都严格要求。他说,我们要托举年轻演员,不为别的,只为让京剧艺术薪火相传,以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舞台虽小能演天下事,尚长荣用五色油彩书写着自己的戏曲人生。(徐梦龙)